孙仅[宋](公元九六九年至一〇一七年)字邻几,宋代汝州人(今河南汝州)(孙何、孙仅是有争议的人物,元代脱脱写的《宋史》说是“蔡州汝阳人”,荆州则以孙的父亲孙慵在荆州任刺史灿为由,将孙家三兄弟列为荆州三凤。
明万历《汝州志》将孙仅列为汝州乡贤。清康熙年间汝州知州宋名立找到了宋代人写的一本书,书中说孙何孙仅是汝州人,认为当代人写当代人较为准确,脱脱写的《宋史》有误。知州宋名立还到状元沟一带进行采风考证,认为孙氏状元应为汝州人。),孙何之弟。生于宋太祖开宝二年,卒于真宗天禧元年,年四十九岁。少勤学,与兄何俱有名于时。咸平元年(公元九九八年),第进士甲科。兄弟连冠贡籍,时人荣之。起家舒州团练推官。举贤良方正之士,仅策入第四等。擢光禄寺丞,直集贤院。累迁右谏议大夫,改左谏议大夫,出知河中府。后进给事中,卒。仅性端懿,中立无竞,笃于儒学,士大夫推其履尚。仅著有文集五十卷,《宋史本传》传于世。
孙仅少年时,学习刻苦,才思敏捷。中状元后,任舒州团练推官。当时,真宗下诏要各地举荐贤良方正之士,孙仅被推荐,擢为光禄寺丞,入直集贤院。不久,知浚仪县。景德初(1004),拜太子中允、开封府推官。宋辽议和,孙仅首次作为国母生辰使出使辽国,回来后,迁右正言,同知审官院。这年冬天,真宗因孙仅熟悉民政,命知永兴军府。
孙仅为政颇宽,像一忠厚老者。真宗曾诏令地方官吏以其为榜样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),知审刑院,拜右谏议大夫,集贤院学士,权知开封府,改左谏议大夫,出为河中知府。归朝复领审刑院,进给事中。天禧元年(1017),因病离世,享年49岁。真宗说:“孙仅笃于儒学,性情端庄诚恳,与世无争,过早去世,实为可惜。”并下令将其任大理评事的儿子孙和升为卫尉寺丞。
孙仅性格宽厚诚实,不争名逐利,潜心钻研儒学,有文集五十卷行世。
其兄孙何,淳化三年(992)壬辰科状元,两人是中国科举史上的兄弟状元,很被世人羡慕、推崇。
作品
新秋
火云犹未敛奇峰,欹枕初惊一叶风。
几处园林萧瑟里,谁家砧杵寂寥中。
勘书
儒家无外事,招客勘青编。
笔墨东西置,朱黄次第研。
频忧伤点竄,细恐误流传。
改易文辞正,增加字数全。
目因繁处倦,心向注中专。
端坐穷今古,披襟见圣贤。
疲劳时举白,游息或谈玄。
得兴忘昏旭,题名记岁年。
栖毫思确论,废卷恨忘篇。
鱼鲁皆刊定,谁人敢间然。
步虚台
抱怀宁独固难穷,自与山林逸兴同。
白马岂能分辨客,青牛还会识仙翁。
凝神宅古河声里,望气台荒野色中。
试上高原长一啸,断蓬衰草掩秋风。
赠种徵君收
雄文英概比君难,二十高名满世间。
飞诏几回来北阙,草玄终不出南山。
诗篇落处风雷动,笔力停时造化闲。
仙术每将丹诀解,史才曾把逸书删。
家僮只有猿随从,坐客唯闻鹤往还。
两制词臣求识面,九重天子望祇颜。
处士星孤轻世俗,大夫松好贱官班。
棋残夜石秦云断,琴彻秋岩蜀月弯。
朝议蒲轮看再降,肯教从此老柴关。